能效

低效率+低效能=庸碌无为、穷人、巨大的时间浪费
高效率+低效能=勤劳、平凡人、中等的时间浪费
低效率+高效能=聪明人、空想派、较少的时间浪费
高效率+高效能=成功人士、有钱人、较好的时间掌控能力
所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你是一个效率低下者或者是一个效能低下者,那么无论你多么勤奋地在做你现在手头上的事情,你都是在浪费时间!

加入对话

11条评论

  1. 所以,那些看得见的时间浪费并不可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在浪费并且会有意识地去改变它,真正可怕的是你只注重自己的效率而不注重自己的效能,明明在浪费时间却还不自知!

  2. 其实,时间是世间最公平、最严苛的标尺,每个人在固定的时间内产生多少效能,就决定了他(她)能赚多少钱。
    这就是穷人与富人、普通员工与精英在观念、做法方面的差距。首先很多人想不明白,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怕花钱,他们用时间换钱;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怕浪费时间,他们花钱买时间。而有钱人永远牢记一个准则,从不将时间花费在不产生效能的事情上。

  3. 等到时间悄悄溜走,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想做的事情还一个没做呢!于是便去朋友圈里发毒誓:一定要跟拖延症奋战到底!然而,要克服拖延的人还在刷着朋友圈,而那些不拖延的人根本没时间去给他们点赞。
    习惯性的拖延,其实是穷人的致命伤。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早已经被网络炒烂的拖延症的症状和害处,我想通过一个朋友的例子让大家看一看,一个算得上成功的有钱人,他在做事的时候是多么的当机立断。
    其实在生活中任何你想到的但是没有去做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拖延

  4. 想到了就去做,只要你想做,总有方法做到!
    我的这位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小时候长辈们经常说一句话:你穷是因为你懒。而大多数人不是懒,而是因为实在是太拖延。
    所以,拖延的人,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了!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5. 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地贪多贪快,有一句话说得好,“慢慢来,比较快”。
    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让自己每天容易完成并且有成就感,那么慢慢地你就会把这件事情当做习惯,当成一件很快乐的小事。可是如果你为自己制定的目标过大且不详细清晰,执行起来让自己觉得疲累,那么慢慢地你便不会喜欢再做这件事了,拖延和抗拒感便产生了。
    所以,看看自己的计划清单,并且有目的性地修正它吧!一个清晰合理的目标是你摆脱拖延的第一步!

  6. 所以有时候拖延的成因是因为准备不够充足,大脑在计算成本,从而不愿意有一个积极的正向思维。然而如果一切都准备好了,早上醒来为了不辜负前一天的准备,赶紧穿上衣服起床锻炼,方便又快捷,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想要晨跑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
    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你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克服自己的拖延症。如果你将书本放在自己的枕边,那么睡觉前你可能就会放弃刷微博或者朋友圈,而是去翻几页书;如果你将羽毛球拍带去自己的办公室,那么下班后你可能就会和同事去打上两局;如果你回家后就切掉网络打开小说的文档,那么你在洗漱完毕端着水杯的时候就很容易去码上三千字……
    为你自己的目标做充足的准备吧,那么你便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你也会有更高的概率去完成它!

  7. 所以,无论是你自己准备开始哪一段特殊的旅程,无论是学书法、练口才、踢足球、打太极,找一个好的旅伴吧!这样你们俩都会收获更多,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克服自己的拖延!
    这几个小方法,你不妨在平日的生活中试一试,来让自己快速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关于如何快速高效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目标管理,我会在第三章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8. 所以,在这个时候,纠结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它只会让你造成没有任何效能的时间浪费!
    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个克服纠结的快速决断训练法,简称为“抛硬币”法则。
    这个法则非常简单,如果你在A和B两个选项之间摇摆不定,那么你就抛一个硬币,正面代表A,反面代表B,硬币哪一面朝上则立即选择相应的选项。如果你还想重新再抛一次硬币,那么你就应该立即选择与其对立的选项。
    举个例子,你在报一个钢琴班和报一个小提琴班之间难以抉择,因为这两项乐器你都喜欢,你都想学。这时候,你可以抛一个硬币,正面代表报钢琴班,反面代表报小提琴班。如果硬币的投掷结果是正面,那么你就去报一个钢琴班。如果此时,你有极其强烈的愿望想要再抛掷一次硬币,那么你就应该果断地去报一个小提琴班。绝对不需要再抛掷第二次硬币。
    在自己纠结的问题上,多尝试这样的决断训练,慢慢地你就会越来越果决,遇到事情也能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性,将不必要的纠结造成的时间浪费降到最低。
    这方法看似简单,但在治疗选择困难症方面特别有用,纠结帝的你不妨试试看。

  9. 在互联网知识付费时代,很多人开始阅读,却很少有人在阅读前去学习应该怎样阅读,所以一个拥有阅读知识体系的人,和一个盲目阅读的人,命运自然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把阅读目标的第一个层次定义为建立底层逻辑知识体系的原因,因为它可能就是你人生发展的天花板。
    除了底层逻辑知识体系,成为一个人人生发展的天花板的还有第二个层次。它指的是一个人的专业程度,一个人越专业,就会越接近成功,特别是在一个人拥有底层逻辑知识体系的时候。
    人的一生很短,我们拥有的时间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不可能做一个全才,尽管世界上有一些人能够成为全才,比如达·芬奇。他在解剖学、数学、力学、地质学、光学、植物学等领域中都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另外,他还是绘画天才,《蒙娜丽莎》就是他的杰作。但大多数人无法做到像达·芬奇那样,我们更多的人,都是在单点上突破之后,再横向发展的。比如,秋叶大叔在PPT领域中获得了一些成就,然后再发展到教育领域。
    在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人生比较迷茫,阅读比较迷茫,不知道做什么事、读什么书,事实上,只要你选择一个领域,认真地一直做下去,做到比90%的人都要好,你就会彻底告别迷茫的人生。
    在第二个层次中,如果你正在一个领

  10. 域中做一件事,那么就通过阅读把它做到最好;如果没有,就去选择一个领域中的一个技能,通过阅读把它做到超越90%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只需要闷头做,不要奢望得到别人的支持。相信我,没有人会支持你蜕变,真正的勇士一向是孤独的。如果你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再去努力,恐怕这会让你失望的。甚至包括你最亲的家人和爱人,亦是如此。
    阅读目标的最后一个层次,就是价值变现。阅读价值变现可以是一个短期收益效应,也可以是一个长期的复利效应。短期收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通过组织阅读打卡社群、书评写作投稿、平台书评分享等来增加收入。这种阅读价值变现虽然很快,但复利效应比较小。
    那么如何阅读才能实现复利效应呢?复利效应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复利效应指的是定点定时投资,在未来你就可以得到几何倍数的回报,可能是一倍,也可能是数倍。
    比如我写书这件事,即便它暂时没能给我增加收入,还会消耗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一定要去做,因为写书本身带来的不只是收入,还有写书这件事背后的复利效应。
    比如,身份改变的复利效应、收入的复利效应、连接各种优质机会的复利效应等,这不是通过当下的收入可以衡量的,这就是时间的四级象限中所说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事实上,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复利效应。它持续一辈子的力量,它的价值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但前提是,阅读必须建立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无论你的目标是什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