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发布者:isfoxs 12 10 月, 2022 一个人有 14 条评论 一个人内心有什么想法,马上表现出来,其实对自己是相当不利的。比如一个大学生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很可能会直言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他会说这个同事今天穿的衣服很没有品位,或者说领导的意见是错误的,或者认为老员工的工作方法过时了……有的人会认为他很天真,但是有的人就会认为这个人没有修养,不愿意去培养他,如此一来,这个大学生的进步就会很慢。
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情绪有两大类,一个叫作夸大,一个叫作不符合实际。两者是互相有连带关系的:一夸大,事情就会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实际,就是因为夸大了。人们对自己的事情经常夸大,对别人的事情经常“缩小”。有人自己摔一跤,就觉得不得了,是天大的事情;别人摔一跤,他又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爬起来就是了。人们对自己与对别人是双重标准,有些领导对自己的下属也是双重标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人只要每天过正常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夸大到最后是吓唬自己,夸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受不了,有很大的压力,然后开始怨天尤人,最后造成精神崩溃,整个人垮掉,什么事都不能做。 夸大也好,不切实际也好,都是不合理的,都是非理性的。人们非理性的情绪,就是从这里产生的。老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差不多”。很多人讨厌“差不多”,其实“差不多”就是最好的东西,差不多就是不能差太多。什么事情做到差不多,不求全,不全满,就是最好的。
但是有些人很容易感情用事,那也是不正常的,他们需要克制到合理的程度。而中庸,就是人发出来的情绪和感情都很合理。人一定有喜怒哀乐,发出来恰到好处,自己就心安理得了,过分的话一定不好。比如吃饭吃到七分饱、八分饱就可以了,身体也很健 康,如果吃到九分十分就会撑着,对肠胃不好;还有很多人节食,到最后人太瘦了,没有抵抗力,一点小病也会变成大病。人不能太胖,太胖心脏负荷太重;人不能太瘦,太瘦的话,一旦生病,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大家应该合理地胖、合理地瘦。 过与不及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要适可而止,差不多就好。一个学生太过认真的话,所有同学到最后都不同他讲话了,因为他认真到了“较真”的程度,别人都怕他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有时成绩好的人会很孤单,而且很多学习好的人出去都找不到工作。 比如在公司里面,有一天领导对你说你表现很好,让你推荐几个同学来公司帮忙。你回去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你想到某某就会摇头,因为你觉得他成绩好,他一来自己就不受老板器重了,于是他就没有机会了。没有人会笨到专门找一个强过自己然后把自己“干掉”的人。这些想法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要保护自己,要让自己有安全感,不会拿石头去砸自己的脚,不会找人来使自己受害。
有问题困扰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时候人更要提高警觉,其实人活着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感情是良好的,但是不要感情用事,要自律。 自律是情绪管理的要务,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自律。人是天生的破坏者,大自然就是人类破坏的。如果父母不在家两个小时,三四岁的小孩就会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这很正常。如果谁家三四岁的小孩趁大人不在家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反倒会让人大吃一惊,除非他受到教育,除非他懂得自律。 人一定要努力学习,养成好习惯,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一个人不懂得管理自己,碰到事情会拖拖拉拉,不敢吃苦,他就永远长不大,所以多吃苦不是坏事情。 只有自律,人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力气,最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管自己没有什么压力,而别人来管,自己就会有压力。所以,到底有没有压力,就看人是自己管自己,还是别人管自己。 “应该”和“必须”只是期望 应该是应该,必须是必须,“应该怎么样不一定如此”“必须这样也不一定做得到”。“应该”和“必须”属于一种期望,英文叫作Expectation,人可以期望高一点,但是不要求一定达到目的不可。如果非要把“应该”“必须”升高到“一定”的水平,人就会苦恼不断。 有人经常想自己应该过好日子、自己
同样,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回头看一看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你就不会闯祸。很多人都是做了再说,结果造成一个僵局,很难挽回。人稍微慢一点,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稍微慢一点并不耽误时间。有的人开车速度很快,但是到达目的地也只不过比别的车快五分钟而已,甚至有时候因为这五分钟连命都没有了,反而得不偿失。 人从小就有很多的情绪负债,使得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童年的情绪负债会成为人类最早最无辜的债务,有很多人终生摆脱不掉,最后影响到对人、事、地、物的看法。 人类会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如果无限制地表达出来,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不把情绪表达出来,一直压在心里,长久以后,人不但会生出病来,而且一旦爆发会不可收拾。所以,一个人要让自己的情绪有适当的疏解,不要压抑,不要过分控制,不要让自己心里充满不安的情绪,慢慢地把情绪负债解除掉。
有的人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能赢不能输,其实是不现实的。首先,什么事情都是有输有赢才好,比如一个人下象棋下得很好,从来都赢,结果到最后没有人跟他下了;另一个人也是象棋高手,但是他下棋的时候有输有赢,每次赢别人一点点,然后再输一下,让别人觉得自己还有赢的希望,才会继续跟他下,这才是高手。其次,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人应当同自己比,不同别人比。因为一个人同自己比,看自己在不断进步,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如果一个人跟别人比谁的胳膊粗、谁爸爸的力气大,没什么用——没这方面的优势,会越比越难受的。
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钱就会显得很重要;但是当这个人稍微有些钱、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不用那么拼命地去赚钱了。如果一个人赚尽了全天下的钱,但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钱重要得多,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钱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如果一个人赚尽了全天下的钱,但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钱重要得多,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钱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一个人都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否则你可能无意之间就闯了大祸。以前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不会太大,现在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力非常大。所以,管理情绪在现代来讲比以前更重要。 在管理情绪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记住四个字——慎始善终。因为慎始都不一定能够善终,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 在管理情绪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记住四个字——慎始善终。因为慎始都不一定能够善终,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而慎始善终是中国非常古老的观念,现代人如果要应用,就要稍微进行调整和改变。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 大家首先要认定人是相当不理性的,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有些人很喜欢“完美”,但是完美主义者其实是不切实际的。一个人如果自己很追求完美,那他的一生肯定会痛苦不堪;他如果要求别人完美,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对劲的,所有人都很讨厌。因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非要求别人完美,那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俗话说“人无完人”,什么是“完人”?我认为,“完人”就是把人做完了、要死了,人只有死才完美,没有死以前一定是有缺点的。一个人要包容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指责别人的缺点——你不可能改变那些缺点。 用“格物致知”来指导感情 人们要用自己的理智来指导自己的情绪,这是《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什么叫作格物致知?就是要注重科学。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儒家对科学不是很重视,尤其有人说《周易》是妨碍中国
科学发展的,这都是不正确的。中国人是非常重视科学的,格物致知就是说:人把事情搞清楚,就会得到充分的知识,然后用这种理性来指导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一个人只要很理性,他的情绪一定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可能时刻都理性,人不可能每时、每事都理性,因为人无完人,法无良法。 先格物致知,然后得到一些知识,再用这些知识很理性地指导自己的感情,这就叫作自律。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中国人是非常不喜欢被人管的,一开口就是“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少管我”。中国人对管理天生有一些抗拒,但是学习西方管理的时候,人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人不要别人管是好现象,但是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管好,因为只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资格不被别人管。
所以中国人强调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就是这个道理。新的时代更要门当户对,爱情是没有条件的,但是婚姻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婚姻没有条件,那这两个人可能很快就会离婚,而且有人离婚也会养成习惯,离第一次,离第二次……没有离过婚的人则没有这个习惯。
给上一辈的人来带,但是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帮忙,他们自己也照顾不过来。这是个矛盾,只能想办法去调试:年轻人不能要求老一代人改变观念,除非他自己愿意。 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成为家里的“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种是成为家里的“贼”,因为老而不死就叫贼。老人如果总用老观念给大家增加麻烦,他就是“贼”;反之,如果他经常更新观念,能够现代化,为年轻人所欢迎,他就是“宝”。 做父母的也不要在子女面前去批评自己的上一辈,因为孩子将来会照样批评你——这是最好的以身作则。父母要告诉子女:奶奶是很疼你的,但是她疼你的方式和我们疼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要有不同的选择。
中国人说有才能不能随便表现,有话不能随便讲出来,其实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既不要不表现,也不要乱表现,只有适当地表现才是比较合理的。
人一旦有冲动的行为,结果就是两个字:后悔。
中国人最需要的就是情绪管理,情绪稳定下来,什么话都好谈;一旦情绪管理不好,那就什么都不要考虑。一个人要做任何事情,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然后再说其他的,这样做事才有效果,否则就会白忙一场。
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情绪有两大类,一个叫作夸大,一个叫作不符合实际。两者是互相有连带关系的:一夸大,事情就会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实际,就是因为夸大了。人们对自己的事情经常夸大,对别人的事情经常“缩小”。有人自己摔一跤,就觉得不得了,是天大的事情;别人摔一跤,他又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爬起来就是了。人们对自己与对别人是双重标准,有些领导对自己的下属也是双重标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人只要每天过正常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夸大到最后是吓唬自己,夸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受不了,有很大的压力,然后开始怨天尤人,最后造成精神崩溃,整个人垮掉,什么事都不能做。
夸大也好,不切实际也好,都是不合理的,都是非理性的。人们非理性的情绪,就是从这里产生的。老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差不多”。很多人讨厌“差不多”,其实“差不多”就是最好的东西,差不多就是不能差太多。什么事情做到差不多,不求全,不全满,就是最好的。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但是有人偏偏要求十全十美;虽然知道再怎么周到一定会出差错,但是有人就不容许出差错。无知导致人们产生很多的问题,观念不正确让人们产生很多的烦恼,现在应该把它扭转过来了。
但是有些人很容易感情用事,那也是不正常的,他们需要克制到合理的程度。而中庸,就是人发出来的情绪和感情都很合理。人一定有喜怒哀乐,发出来恰到好处,自己就心安理得了,过分的话一定不好。比如吃饭吃到七分饱、八分饱就可以了,身体也很健
康,如果吃到九分十分就会撑着,对肠胃不好;还有很多人节食,到最后人太瘦了,没有抵抗力,一点小病也会变成大病。人不能太胖,太胖心脏负荷太重;人不能太瘦,太瘦的话,一旦生病,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大家应该合理地胖、合理地瘦。
过与不及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要适可而止,差不多就好。一个学生太过认真的话,所有同学到最后都不同他讲话了,因为他认真到了“较真”的程度,别人都怕他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有时成绩好的人会很孤单,而且很多学习好的人出去都找不到工作。
比如在公司里面,有一天领导对你说你表现很好,让你推荐几个同学来公司帮忙。你回去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你想到某某就会摇头,因为你觉得他成绩好,他一来自己就不受老板器重了,于是他就没有机会了。没有人会笨到专门找一个强过自己然后把自己“干掉”的人。这些想法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要保护自己,要让自己有安全感,不会拿石头去砸自己的脚,不会找人来使自己受害。
有问题困扰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时候人更要提高警觉,其实人活着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感情是良好的,但是不要感情用事,要自律。
自律是情绪管理的要务,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自律。人是天生的破坏者,大自然就是人类破坏的。如果父母不在家两个小时,三四岁的小孩就会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这很正常。如果谁家三四岁的小孩趁大人不在家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反倒会让人大吃一惊,除非他受到教育,除非他懂得自律。
人一定要努力学习,养成好习惯,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一个人不懂得管理自己,碰到事情会拖拖拉拉,不敢吃苦,他就永远长不大,所以多吃苦不是坏事情。
只有自律,人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力气,最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管自己没有什么压力,而别人来管,自己就会有压力。所以,到底有没有压力,就看人是自己管自己,还是别人管自己。
“应该”和“必须”只是期望
应该是应该,必须是必须,“应该怎么样不一定如此”“必须这样也不一定做得到”。“应该”和“必须”属于一种期望,英文叫作Expectation,人可以期望高一点,但是不要求一定达到目的不可。如果非要把“应该”“必须”升高到“一定”的水平,人就会苦恼不断。
有人经常想自己应该过好日子、自己
同样,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回头看一看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你就不会闯祸。很多人都是做了再说,结果造成一个僵局,很难挽回。人稍微慢一点,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稍微慢一点并不耽误时间。有的人开车速度很快,但是到达目的地也只不过比别的车快五分钟而已,甚至有时候因为这五分钟连命都没有了,反而得不偿失。
人从小就有很多的情绪负债,使得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童年的情绪负债会成为人类最早最无辜的债务,有很多人终生摆脱不掉,最后影响到对人、事、地、物的看法。
人类会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如果无限制地表达出来,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不把情绪表达出来,一直压在心里,长久以后,人不但会生出病来,而且一旦爆发会不可收拾。所以,一个人要让自己的情绪有适当的疏解,不要压抑,不要过分控制,不要让自己心里充满不安的情绪,慢慢地把情绪负债解除掉。
有的人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能赢不能输,其实是不现实的。首先,什么事情都是有输有赢才好,比如一个人下象棋下得很好,从来都赢,结果到最后没有人跟他下了;另一个人也是象棋高手,但是他下棋的时候有输有赢,每次赢别人一点点,然后再输一下,让别人觉得自己还有赢的希望,才会继续跟他下,这才是高手。其次,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人应当同自己比,不同别人比。因为一个人同自己比,看自己在不断进步,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如果一个人跟别人比谁的胳膊粗、谁爸爸的力气大,没什么用——没这方面的优势,会越比越难受的。
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钱就会显得很重要;但是当这个人稍微有些钱、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不用那么拼命地去赚钱了。如果一个人赚尽了全天下的钱,但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钱重要得多,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钱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如果一个人赚尽了全天下的钱,但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钱重要得多,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钱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一个人都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否则你可能无意之间就闯了大祸。以前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不会太大,现在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破坏力非常大。所以,管理情绪在现代来讲比以前更重要。
在管理情绪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记住四个字——慎始善终。因为慎始都不一定能够善终,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
在管理情绪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记住四个字——慎始善终。因为慎始都不一定能够善终,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而慎始善终是中国非常古老的观念,现代人如果要应用,就要稍微进行调整和改变。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
大家首先要认定人是相当不理性的,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有些人很喜欢“完美”,但是完美主义者其实是不切实际的。一个人如果自己很追求完美,那他的一生肯定会痛苦不堪;他如果要求别人完美,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对劲的,所有人都很讨厌。因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非要求别人完美,那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俗话说“人无完人”,什么是“完人”?我认为,“完人”就是把人做完了、要死了,人只有死才完美,没有死以前一定是有缺点的。一个人要包容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指责别人的缺点——你不可能改变那些缺点。
用“格物致知”来指导感情
人们要用自己的理智来指导自己的情绪,这是《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什么叫作格物致知?就是要注重科学。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儒家对科学不是很重视,尤其有人说《周易》是妨碍中国
科学发展的,这都是不正确的。中国人是非常重视科学的,格物致知就是说:人把事情搞清楚,就会得到充分的知识,然后用这种理性来指导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一个人只要很理性,他的情绪一定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可能时刻都理性,人不可能每时、每事都理性,因为人无完人,法无良法。
先格物致知,然后得到一些知识,再用这些知识很理性地指导自己的感情,这就叫作自律。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中国人是非常不喜欢被人管的,一开口就是“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少管我”。中国人对管理天生有一些抗拒,但是学习西方管理的时候,人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人不要别人管是好现象,但是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管好,因为只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资格不被别人管。
所以中国人强调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就是这个道理。新的时代更要门当户对,爱情是没有条件的,但是婚姻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婚姻没有条件,那这两个人可能很快就会离婚,而且有人离婚也会养成习惯,离第一次,离第二次……没有离过婚的人则没有这个习惯。
给上一辈的人来带,但是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帮忙,他们自己也照顾不过来。这是个矛盾,只能想办法去调试:年轻人不能要求老一代人改变观念,除非他自己愿意。
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成为家里的“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种是成为家里的“贼”,因为老而不死就叫贼。老人如果总用老观念给大家增加麻烦,他就是“贼”;反之,如果他经常更新观念,能够现代化,为年轻人所欢迎,他就是“宝”。
做父母的也不要在子女面前去批评自己的上一辈,因为孩子将来会照样批评你——这是最好的以身作则。父母要告诉子女:奶奶是很疼你的,但是她疼你的方式和我们疼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要有不同的选择。